你的位置:首頁 > RF/微波 > 正文

淺談晶體晶振區(qū)別、應用范圍及用法

發(fā)布時間:2018-08-23 責任編輯:lina

【導讀】無源晶體需要用DSP片內的振蕩器,在datasheet上有建議的連接方法。無源晶體沒有電壓的問題,信號電平是可變的,也就是說是根據(jù)起振電路來決定的,同樣的晶體可以適用于多種電壓,可用于多種不同時鐘信號電壓要求的DSP,而且價格通常也較低,因此對于一般的應用如果條件許可建議用晶體,這尤其適合于產品線豐富批量大的生產者。
 
1、無源晶體
 
無源晶體需要用DSP片內的振蕩器,在datasheet上有建議的連接方法。無源晶體沒有電壓的問題,信號電平是可變的,也就是說是根據(jù)起振電路來決定的,同樣的晶體可以適用于多種電壓,可用于多種不同時鐘信號電壓要求的DSP,而且價格通常也較低,因此對于一般的應用如果條件許可建議用晶體,這尤其適合于產品線豐富批量大的生產者。無源晶體相對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號質量較差,通常需要精確匹配外圍電路(用于信號匹配的電容、電感、電阻等),更換不同頻率的晶體時周邊配置電路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建議采用精度較高的石英晶體,盡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警惕。
 
淺談晶體晶振區(qū)別、應用范圍及用法
 
2、有源晶振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內部振蕩器,信號質量好,比較穩(wěn)定,而且連接方式相對簡單(主要是做好電源濾波,通常使用一個電容和電感構成的PI型濾波網絡,輸出端用一個小阻值的電阻過濾信號即可),不需要復雜的配置電路。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腳懸空,二腳接地,三腳接輸出,四腳接電壓。相對于無源晶體,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號電平是固定的,需要選擇好合適輸出電平,靈活性較差,而且價格高。對于時序要求敏感的應用,個人認為還是有源的晶振好,因為可以選用比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檔的溫度補償晶振。有些DSP內部沒有起振電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如TI的6000系列等。有源晶振相比于無源晶體通常體積較大,但現(xiàn)在許多有源晶振是表貼的,體積和晶體相當,有的甚至比許多晶體還要小。
 
淺談晶體晶振區(qū)別、應用范圍及用法
 
幾點注意事項:
 
1、需要倍頻的DSP需要配置好PLL周邊配置電路,主要是隔離和濾波;
 
2、20MHz以下的晶體晶振基本上都是基頻的器件,穩(wěn)定度好,20MHz以上的大多是諧波的(如3次諧波、5次諧波等等),穩(wěn)定度差,因此強烈建議使用低頻的器件,畢竟倍頻用的PLL電路需要的周邊配置主要是電容、電阻、電感,其穩(wěn)定度和價格方面遠遠好于晶體晶振器件;
 
3、時鐘信號走線長度盡可能短,線寬盡可能大,與其它印制線間距盡可能大,緊靠器件布局布線,必要時可以走內層,以及用地線包圍;
 
4、通過背板從外部引入時鐘信號時有特殊的設計要求,需要詳細參考相關的資料。
 
此外還要做一些說明:
 
總體來說晶振的穩(wěn)定度等方面好于晶體,尤其是精密測量等領域,絕大多數(shù)用的都是高檔的晶振,這樣就可以把各種補償技術集成在一起,減少了設計的復雜性。試想,如果采用晶體,然后自己設計波形整形、抗干擾、溫度補償,那樣的話設計的復雜性將是什么樣的呢?我們這里設計射頻電路等對時鐘要求高的場合,就是采用高精度溫補晶振的,工業(yè)級的要好幾百元一個。
 
特殊領域的應用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晶振,也就是說設計的復雜性超出了市場上成品晶振水平,就必須自己設計了,這種情況下就要選用晶體了,不過這些晶體肯定不是市場上的普通晶體,而是特殊的高端晶體,如紅寶石晶體等等。
 
更高要求的領域情況更特殊,我們這里在高精度測試時采用的時鐘甚至是原子鐘、銣鐘等設備提供的,通過專用的射頻接插件連接,是個大型設備,相當笨重。
 
晶振:即所謂石英晶體諧振器和石英晶體時鐘振蕩器的統(tǒng)稱。不過由于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諧振器用的更多,所以一般的概念中把晶振就等同于諧振器理解了。后者就是通常所指鐘振。
 
3、分類。首先說一下諧振器。
 
諧振器一般分為插件(Dip)和貼片(SMD)。插件中又分為HC-49U、HC-49U/S、音叉型(圓柱)。HC-49U一般稱49U,有些采購俗稱“高型”,而HC-49U/S一般稱49S,俗稱“矮型”。音叉型按照體積分可分為3*8,2*6,1*5,1*4等等。貼片型是按大小和腳位來分類。例如7*5(0705)、6*3.5(0603),5*3.2(5032)等等。腳位有4pin和2pin之分。
 
而振蕩器也是可以分為插件和貼片。插件的可以按大小和腳位來分。例如所謂全尺寸的,又稱長方形或者14pin,半尺寸的又稱為正方形或者8pin。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里的14pin和8pin都是指振蕩器內部核心IC的腳位數(shù),振蕩器本身是4pin。而從不同的應用層面來分,又可分為OSC(普通鐘振),TCXO(溫度補償),VCXO(壓控),OCXO(恒溫)等等。
 
淺談晶體晶振區(qū)別、應用范圍及用法
 
4、基本術語。
 
我想這也是很多采購同學比較模糊的地方。這里我選了一些常用的諧振器術語拿來做一下解釋。
 
FrequencyTolerance(調整頻差):在規(guī)定條件下,在基準溫度(25±2℃)與標稱頻率允許的偏差。一般用PPm(百萬分之)表示。
 
FrequencyStability(溫度頻差):指在規(guī)定的工作溫度范圍內,與標稱頻率允許的偏差。用PPm表示。
 
Aging(年老化率):在規(guī)定條件下,晶體工作頻率隨時間而允許的相對變化。以年為時間單位衡量時稱為年老化率。
 
ShuntCapacitance(靜電容):等效電路中與串聯(lián)臂并接的電容,也叫并電容,通常用C0表示。
 
LoadCapacitance(負載電容):與晶體一起決定負載諧振頻率fL的有效外界電容,通常用CL表示。
 
一般最關注的參數(shù)有2個,即調整頻差,負載電容。有一部分對溫度頻差有要求。如果工作溫度范圍比較廣,則會對工作溫度范圍有所要求,即所謂寬溫。
 
5、選用。
 
主要講講諧振器。理論上來說,只要參數(shù)確定,選任何一種型號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例如49U和49S替換,49S和圓柱以及和貼片替換,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在實際選擇中會根據(jù)電路特點,成本以及便利性來考量和選擇。一般來說,簡單的應用中主要都是從成本在考慮。但是有些產品或者電路會對晶振的等效電阻,激勵功率等等提出要求,所以就會在不同的型號中加以選擇。另外,貼片則主要是為了適應產品日益小型化和提高生產效率的要求。聽到有些采購朋友說,只能選49S而不能用49U或者反之,這是一個小誤區(qū)。呵呵。
 
而鐘振的選擇則主要決定產品電路的特性的要求,一般來說鐘振在精密性以及需要達到相關應用的要求會更好。例如手機,通信機站,衛(wèi)星等等。
 
 
 



推薦閱讀:
教你幾招如何辨別無源晶振和有源晶振 
分享逆變器工作原理以及典型電路 
2019中國國際傳感器技術與應用展覽會 
解讀雙向晶閘管的結構、工作原理及檢測方法 
解析電子管功放原理以及電子管功放和晶體管功放優(yōu)缺點  
 


要采購晶體么,點這里了解一下價格!
特別推薦
技術文章更多>>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熱門搜索
Knowles Lattice LCD LCD模組 LCR測試儀 lc振蕩器 Lecroy LED LED保護元件 LED背光 LED調光 LED模擬調光 LED驅動 LED驅動IC LED驅動模塊 LED散熱 LED數(shù)碼管 LED數(shù)字調光 LED顯示 LED顯示屏 LED照明 LED照明設計 Lightning Linear Litepoint Littelfuse LTC LTE LTE功放 LTE基帶
?

關閉

?

關閉